分析最潮最新的語言用法 / 培養你的邏輯力和語言力


2018年12月9日 星期日

從Beatbox 看語音學

Beatbox的表演常讓人讚嘆表演者的神乎其技,很好奇怎麼有辦法從嘴巴發出各種神奇的聲音。也有人心想:「不就是從嘴巴發出聲音,這會很難嗎?」,於是開始嘗試模仿,但很快的,會發現到不是想像中這麼簡單,很多聲音無論如何就是發不出來,或是要經過長時間的練習、不斷的從錯誤中學習。

難道沒有比較快速、有效的方式嗎?

Share:

語言學科普書(4):你從哪裡來?一個字聽出你的故鄉


若要挑選一本最入門的語言學書籍,我想這本由英國知名語言學者David Crystal所撰寫的小書,絕對值得列入清單。





Share:

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

語言學科普書(3):小心,別踩到我北方的腳!

今天要介紹的書籍是「小心,別踩到我北方的腳」,這本書的主軸是要探討語言否會影響我們的思考方式,換句話說,說不同的語言,或不會有不同的世界觀呢?



Share:

2018年9月21日 星期五

語言學科普書(2):語言癌不癌?語言學家的看法

前幾天到某連鎖日式百貨購物,結帳的時候收銀人員找零給我,同時禮貌的向我說:「這是零錢的部份。」

乍聽之下沒什麼問題,但仔細想想,零錢就零錢,為什麼要加上「‧‧‧的部份」呢?

其實類似這種贅詞,聯經出版社集結了國內幾位著名的語言學家,出版了第一本國內語言學科普書「語言癌不癌?語言學家的看法」。
Share:

2018年9月18日 星期二

語言學科普書(1):哎唷!牙齒「踩」到嘴唇?揭開兒童語言學習之謎

今天要跟各位分享的書籍是:哎唷!牙齒「踩」到嘴唇?揭開兒童語言學習之謎。



這本書有豐富的語料及實驗,內容不僅涵蓋了語言學、心理學、認知科學,也帶出了語言學和科學的關係。
Share:

2018年9月2日 星期日

從冠詞下手,一次搞懂few 和 a few到底差別是什麼?

還記得在學英文的時候,few和 a few總是分不清楚;兩者都是指數量很少,但few指的是少到不能再少了、幾乎沒有了;a few則是雖然少,但仍然還有一些。

有一個口訣是:a few 比few多了一個字,所以數量比較多。這個口訣滿不錯的,但我覺得這似乎只是一個治標的記憶法,到底有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呢?我們試著從語言學的分析來尋找答案。

Share:

2018年8月12日 星期日

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談英文的定冠詞

許多人在學習英語時,對於什麼時候在名詞前要加定冠詞 "the" 常常感到困惑,到最後索性就靠著「感覺」來判斷。說起來,在接觸語言學之前,我也只知道 "the" 是定指,在使用上常常不確定是否正確的使用,直到接觸語言學後,我才正式認識定冠詞背後的語言運作知識 。

Share:

2018年8月5日 星期日

Achievement 和 Accomplishment 有什麼差別嗎?

最近是求職季,看了幾位朋友的英文履歷表都有一個 Achievements and Accomplishments 的欄位,我好奇的問了他們:

我:「你們知道 Achievements 和 Accomplishments的差異嗎?」
友A :「沒什麼差,都是成就啊。」
友B:「一個是績效、一個是成就。」
友C:「這樣感覺差不多耶,哈哈。」

就中文來看,這兩個詞確實感受不到明顯的,但我們從語言學的「情境類型」來看,這兩個詞其實內部有著一個顯著的差異點。
Share:

2018年7月29日 星期日

語音用斜線或是括號,其實是有差別的

有幾位朋友認真的詢問我,下方這個語言學愛情語錄,它的梗到底是什麼?


其實這是語言學探討「音韻」的一個重要觀念。

從中文開始說起


我們先從最熟悉的中文來看,試著想一想,ㄅ和ㄆ的差別是什麼?

差別在於ㄆ是送氣音,ㄅ是不送氣音,簡單來說,在唸ㄆ時,從口腔送出的氣流比ㄅ強烈,請把手放在嘴巴前5公分處,唸唸看「瀑布」,你會察覺到「瀑」的氣流比較強。用語言學的標示法,在語音的後面加註上標的h,就是代表送氣音,因此ㄅ是 p、ㄆ是ph

在語言學的術語中,我們把中文的   p 和  p視為是兩個音素 (Phoneme),也有的學者譯為音位,中文母語者會認為這兩個音是不同的,因為它們出現在同樣位置時,會使詞彙產生不同的語意(以「瀑布」為例,ㄅ和ㄆ都是出現在ㄨ的前方,但「瀑」和「布」是不同的語意),因此會將這兩個音分開儲存在大腦中。語言學將這樣的音素,用斜線表達 /p/、/ph/。

和英文比較看看


接著,我們來看看英文的例子。英文的p音,同樣也有送器和不送氣的差別,例如:

pill vs. spill

pill 的 p 音是送氣的ph、spill的p 音在發音時則是不送氣的 p

表面上看起來中文和英文都有送器和不送氣的p,但其實對於英文母語者來說,不管 p 有沒有送氣,不會影響到語意的變化,因此,在英文母語者的心中,選擇了較常見的不送氣 p 儲存在大腦中,至於送氣的ph 則被視為是 p 的變體,只出現在特定的環境中,不需要特別去記憶和區別。

因此,英語母語者把 /p/ 視為音素、記憶在大腦中,在不同的環境下會有不送氣 p和送氣 ph的唸法;用語言學的觀念來說,不送氣 p和送氣 p是音素 /p/ 的「同位異音」 (allophones of the same phoneme),一般會用括號表達 [p]、[ph]


最後來破梗一下

回到一開始的語錄,你看出來了嗎? 重點就在於用斜線/ /表示和用括號表示[ ]的差別。

有一位叫從中文為母語、名字叫[ph]的女孩在某個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中,認識並喜歡上一位稱為[p]的男孩,但在男孩的眼中 [ph] 實在是沒有什麼特別的 (英語中 p 和 ph 是同位異音),但女孩想讓男孩知道,在她的世界中,男孩是多麼的獨一無二 (中文 p 和 ph 是兩個不同的音素)。
Share:

2018年7月15日 星期日

句子是一棵棵的樹--給初次接觸語言學的你(下)

上回我們介紹了語言學家看待句子的概念,其實是把句子立體化、看成一棵棵樹的概念。但是這樣的概念,對於一般非語言學專業的大眾,究竟有什麼樣的幫助?我回想了幾個初次接觸句法學時,讓我內心恍然大悟的幾個例子,藉由這篇短文來分享給各位。

1. 我終於了解歧義句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語義了

這裡我們的重點要放在句子結構不同造成的歧異句。我們舉下方這個中文的例子:

例1. 三個西餐廳的服務生

這句話可以有兩個解讀:第一是三間西餐廳的服務生(服務生人數不一定是共三人),第二個解讀是,三位在西餐廳工作的服務生(服務生就是三個人)。

問題是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? 因為這個句子可以產生兩棵不同的樹:

a. 解讀一: 三間西餐廳,服務生人數未知

b. 解讀二: 三位在西餐廳工作的服務生


從樹狀圖可以清楚的看出結構不同,第一個解讀中,「三個」和「西餐廳」結合成一個名詞片語(NP);第二個解讀則是,「三個」自己成為一個名詞片語,因此兩者在結構上的不同,產生不同的語意。

下方這個英文的例子也很有趣:

例2. John saw a girl with a telescope

這個句子的第一個解讀是,John用望遠鏡看到了一個女孩;第二個解讀是,John看到一個女孩帶著望遠鏡。下方是這兩種解讀的樹狀圖:

a. 解讀一: with a telescope 的位置在 S 之下, 與 John 在同一階層


b. 解讀二: with a telescope的位置在 NP 之下,與 a girl 的位置在同一階層



透過句子層次的概念,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詞與詞之間的階層關係,進而了解為何表面上看起來每個字都只有一個語義,湊在一起卻會產生不同的語義,有助於我們分析句子。

2. 詞綴是句法樹上的鳥兒

詞綴(Affix)往往是許多人學習英文時頭痛的部分,例如英文的第三人稱在動詞後面加 -s、過去式要在動詞後面加上-ed,甚至像筆者學過的西班牙文,動詞的變化又比英文更多了。那麼,句法學可以給你什麼幫助呢?

如果句子是一棵棵的樹,我們可以把詞綴看成是樹上的鳥兒,會找到樹上的動詞,並且跳到動詞旁,與動詞做結合,這就是句法學詞綴跳躍(Affix hopping)的概念。

我們舉 The baby walksThe baby walked 兩個句子。

這兩個句子可以用下方的兩棵句法樹呈現,我們可以把 (也就是 PRESENT -s  PAST -ed)看成是樹上的詞綴鳥兒。第一棵所代表的含意是,第三人稱現在式的 -s,往下跳與動詞 walk結合,變成 walks。第二棵是指過去式-ed,往下跳與動詞 walk結合,產生 walked



這裡我們可以暫時不用特別去了解 IP (Inflection Phrase) 是什麼,但有一個重點概念可以多加利用:

詞綴是一隻停在句子樹上的鳥兒,這隻鳥兒會跳下來與動詞做結合。因此,我們在學習新語言時,有了這一層的理解,會比單純背誦詞綴規則有趣多了!

例如西班牙語的動詞變化:

如果我們只是 o, as, a, amos, ais, an這樣背誦,語言學習實在是太無趣了;試著用句法樹的概念,想像這些詞綴本來就是存在句法樹上的鳥兒,牠們往動詞的位置跳,使動詞產生變化。我想這樣學習語言會樂趣許多 (雖然還是要背誦啦)。



本文所討論的歧義句分析和詞綴跳躍,是筆者在一接觸到句法學後,覺得頭腦清楚許多,也體會到許多的語言學習樂趣,當然還有其他有趣的部份,也都會再一一做介紹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以上這些句子樹狀圖的畫法,不是唯一的一種畫法,有許多部分都還可以再分解,但我認為對於初次認識語言學的人來說,分析得太細會產生距離感,我們只要有這樣句法樹的概念在腦中,其實就能初步探索語言學的世界了。




Share:

2018年7月8日 星期日

句子是一棵棵的樹--給初次接觸語言學的你(上)

如果說學習語言學最讓我感到驚訝的部分,莫過於語言學家看待句子的觀點不是線性的,而是一棵棵立體的樹!  這種研究句子有關規則的學問,稱之為句法學(Syntax)。許多語言學本科系的學生對句法學可說是避之唯恐不及,甚至我有許多外文系的朋友都直言,修完句法學的課後,就再也不碰句法了...。

因此,要介紹這樣一門知識給非一般市井小民,恐怕會沒有人感興趣。不過,依我自身的經驗,句法學對於語言學習頗有幫助,我想把幾個最重要的概念,用淺白的方式介紹給各位讀者,並分享句法學對於語言學習的應用。


A.. 分類
在學習外文時,相信各位一定知道詞彙可以用詞性來分類,有動詞、名詞、形容詞、副詞、助詞等詞性。舉下方的例子,各位先試著分辨看看每個詞的詞性:

The police expelled the groups from the gate.

以下是每個詞彙在這個句子中的詞性,你都答對了嗎?



除此之外,老師們也會告訴我們一些詞組的規則,例如:
1. 名詞片語的詞頭(head)可以是名詞自己,或是加上定冠詞,像是我們例句中的The police、the groups、the gate 就是定冠詞+名詞的用法。
2. 動詞片語的詞頭可以是動詞本身,或是後面加上一個名詞片語,我們例句中的 expelled the groups,就是動詞+名詞片語,我們可以寫成: VP -> V NP 來表示。

到目前為止,大部分上過高中英文的學生,我想都可以理解這些詞性的概念;但接下來的層級概念就有意思了。

B. 線性 vs. 層級

表面上看起來句子是一個字一個字串起來後,形成句子,但是,句法學在分析句子時,是用層級的概念來分析的。

我們還是以The police expelled the groups from the gate 為例。如果用線性的概念來看句子,這個句子可以用下方這個圖來表達,每個字和字之間的階層都是平等的:



然而,英文母語人士會告訴你:「不對喔,有些字和字的關係,是比較緊密的」。例如,句子中第二個the,它和groups 相較於前方的expelled,是比較緊密的。因此,句法學會把這樣的層次概念,用下方的樹狀圖來表達:



從這樣的樹狀圖,我們可以明確地看出,第二個 the 和 groups 是在同一階層,但是expelled 是在上一個階層,因此,和groups 是比較緊密的,如下圖所示:


到目前為止,我們大致說明了句法學最為基本的概念。還記得我們之前介紹的語言學大師喬姆斯基吧? 他把句法樹狀圖的分析,加入了移位(Move)、合併(Merge)等概念,這也是讓許多本科系學生覺得句法學很困難的原因。

因此,我們之後也許可以再舉一些例子說明,不過更深入、抽象的分析,還是留給句法專家吧! 我們在下一篇要介紹,如何將這種樹狀圖的概念,應用在語言學習上。








Share:

2018年6月10日 星期日

關於Tag Questions 你需要知道的三個特色

Tag Questions,也就是中文所謂的附加問句,在我們學英文的過程中,學到了這種句型架構的特色就是,主要子句若是肯定的,那麼皆在後面的附加問句就必須要是否定的;反之,若主要子句是否定的,那麼附加問句就必須為肯定的,例如:

(1) Tom has been baking an apple pie, hasn't he?
(2) Tom hasn't been baking an apple pie, has he?

例句(1)中,主要子句(Tom has been baking an apple pie)是肯定的語氣,因此,附加問句(hasn't he)就是否定的,例句(2)則是主要子句為否定語氣,附加問句為肯定語氣。

一般的學生大致上都有這樣的文法知識,考試的時候也不太會有問題。然而,真正重要的是,許多人有了這樣的語法知識,在實際生活上,到底什麼時候會用到這樣的句型呢? 我們在本文就要探討幾個課本上不會提到的實際用法。



1. 和陌生人搭訕使用 (Icebreaker)
有時候我們會需要和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交談,尤其是商場上,拓展人脈是一個重要的技能。許多的書籍都會告訴我們有哪些話題適合用來破冰,例如可以聊聊天氣、交通、食物等比較安全的話題,但我們來想一下,假設你在會議上有一位很想與他認識的人,你打算先聊一下會議的氛圍,那麼你的第一句話可以怎麼說呢? 我舉下方兩個句子給各位參考:

(3) It's a good conference.
(4) It's a good conference, isn't it?

在例句(3),這是一個直述句,是你對會議的感覺;例句(4)的前半句和例句(3)是一樣的,但是在句末加上了附加問句(isn't it),也因為多了這個附加問句,增添互動性,達到與人溝通的效果。

在這裡要提出的一個重點是,附加問句雖然是問句,但實際在溝通中,主要的目的不是真的要詢問意見,而是一種確認(confirmation)的用法:

(4-1) It's a good conference, isn't it? (Of course it is)

例句(4-1) 指的就是說話者其實內心早就已經有定論了。因此,下回當你需要與陌生人破冰聊天時,但卻又不知道第一句該說什麼時,不妨試著從Tag questions的句型開始吧!

2. 怎麼會有主要子句和Tag Questions都是肯定(或否定)語氣?
如本文一開始所提,Tag Questions和主要子句的語氣是相反的,課本也是這樣教,考試也是這樣考,但是,在實際的語言使用上,卻有語氣相同的時候:

(5) Tom has been baking an apple pie, has he?

例句(5)中,主要子句和附加問句都是肯定語氣,但這個句子並不是一個錯誤的句子。它打破了我們熟悉的規則,和一般的Tag Questions用來當「確認」的用法不同,產生了新的解讀:諷刺或威脅的用法。 

3. 中文有Tag Questions嗎?
其實中文也有Tag Questions。中文最常見的Tag Questions是A-not-A,例如「好不好」、「行不行」:

(6) 我們去海邊,好不好?
(7) 不是這樣的好不好?

試著想一下,上面兩個句子中的「好不好」,分別用來表達什麼語氣呢? 我們認為例句(6) 是用來表達「請求允許」(Permission),例句(7)則是用來表達「嘲諷」。

我們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,往往只學習了文法句型和語意,但語用的部分,也就是語言在實際溝通的環境中,常常被忽略了,偏偏語言就是用來溝通的工具,因此了解語言實際使用的情況,絕對是讓你的語言能力往上提升的關鍵。






Share:

2018年6月3日 星期日

從「被道歉」看中文的「新被字句」

我們曾經從周子瑜「被道歉」簡單的討論中文的被字句,筆者發現,這樣特殊的被字句用法,在中國已經慢慢普及,因此中國的語言學界已經有研究成果,並被稱為「新被字句」,用來和原本的被字句做區分。兩者究竟有什麼差異? 為何會產生「新被字句」?

複習一下中文一般被字句的基本形式:

受事 被 (施事) 動詞 補語

1. (a) 書被我撕破了
    (b) 雞排被吃完了
    (c) 學生被老師罵了

語言學家通常將中文的被字句,視為帶有「貶損、不幸」的語意。例如1(a)和1(b)的句子中,不幸的是說話者,他不希望書被撕破、雞排被吃完了;1(c)中的不幸者則是學生,被老師責罵了。

但中文的新被字句的主詞,例如「周子瑜被道歉」,周子瑜其實是道歉的人,而不是受到、接受道歉的人,這和一般的中文被字句不同,也是新被字句的一大特色。

根據學者的研究,雖然新被字句從表層結構看起來和原被字句的用法不同,但實際上底層結構和原本的被字句是一樣的,只是在原本的「貶損、不幸」的語意上,多了強迫/認為/說成的語意

新被字句(底層結構): 受事 被 (施事) 強迫/認為/說成 + 動詞

主詞一樣是受事,通常是受到事件影響的對象。在底層結構之所以會有強迫/認為/說成的差異,主要是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判斷那一個語意才符合現實。舉例來說,「小明被失蹤」可以有小明被人強迫失蹤、或是小明被人說成失蹤,究竟哪個語意才是正確的,就只能依現實的情況來判斷了。

但人類在語言的使用上,會根據想要凸顯的重點,只留下所需的成分。一般來說,動詞往往是最可以凸顯的成分,因此,新被字句就將施事,以及強迫/認為/說成的成分省略,只留下動詞,而省略的部分則根據實際的情況來解讀。

新被字句(表層結構): 受事被+動詞

在中國已經有大量的新被字句出現,例如被自願、被捐款、被就業、被開心、被小康。這些新被字句的究竟是強迫/認為/說成,往往需要透過現實的情況,也就是語用的層面,才能正確解讀。

因資訊流通頻繁,台灣也慢慢地出現了新被字句的用法,語言擴散的速度及範圍目前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,各位可以先想一想,你已經能接受新被字句的用法了嗎?

參考資料:
1. 施春宏,2013,新“被”字式的生成机制、语义理解及语用效应,当代修辞学。
 http://www.cssn.cn/ddzg/ddzg_ldjs/ddzg_wh/201310/t20131030_796313.shtml
2. 劉倩,2014 ,"新被字句" 的心智研究,山東外語教學。







Share:

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

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語言都叫母親為mama, 父親為papa? (下)

在上一篇,我們假設 mama/papa 這兩個詞是從古老的原始語就存在了,因此,許多語言至今都還保留這樣的用法。這個假設看似完美,但實際上語言是會改變的,我們舉了古日語和現代日語的例子,才經過幾個世紀的時間,就有讀音從/p/變成 /h/的音變現象,更何況是假想中幾千年前的原始語呢? 可能拼法和讀音都不一樣了。

那麼,mama/papa 究竟是從何而來? 我們在這一篇將根據語言學家 Jakobson的分析,提供一個大多數人都同意的答案。Jakobson可說是研究兒童語言習得的先驅,根據他的論述,mama/papa 這兩個詞很有可能就是小孩的父母親創造的。我們先簡單介紹兩個兒童語言習得的階段:咕咕時期 (cooing)呀語時期 (babbling)

兒童在大約一個月大時,進入所謂的「咕咕時期 (cooing)」,這個階段的嬰兒會開始發出一些聲音,但這些聲音是無法判別語意的,因此父母親不會認為他們的小孩是在說話。

從三到四個月開始,進入了「呀語時期 (babbling)」,到了這個階段的兒童,開始發出成人可以辨識的音,包含一些母音和子音,且會慢慢出現重複音節的音。

奇妙的事情在「呀語時期 (babbling)」這個階段發生了。我們假設一位叫艾瑪的小女孩,當她進入了呀語時期,開始發出他的父母熟悉且可以辨識的音時,於是她的父母親認為,艾瑪是在跟他們說話。但實際上,呀語時期這個階段對於艾瑪來說,主要是在練習發音器官,而不是在和大人對話;不過欣喜若狂的父母可不是這麼想,他們會很自然地認為,艾瑪是在跟他們對話。

那麼,艾瑪最有可能發出的第一個可辨識的音是什麼? 這就與發音的困難度有關了,分成子音和母音來看,最容易發的母音是 [a],因為你只要張開嘴巴、震動聲帶、送出氣流,音就發出來了,舌頭和嘴唇幾乎都不用動;子音則是 [m]、[b]、 [p],因此,[ma]、[pa]、[ba]可說是最容易產生的發音組合。



當小孩發出 mama 的音時,母親會很興奮的認為小孩在與他互動,並且認為小孩是在叫她,而不是在叫家裡的狗、桌上的食物等。接著,母親就會開始認為,這是他的小孩所說的第一個字,「叫mama、叫papa」就是常見的父母親和小孩的baby talk。

接下來,mama / papa 這兩個詞會開始擴展,艾瑪的父母會向他的親戚好友說:「我的艾瑪會開始叫mama / papa 囉」,於是 mama / papa 開始代表著父親和母親的意思,而不是特定指艾瑪的父親和母親。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,代表詞彙開始進入這個語言的系統裡,社會上越來越多人這樣使用。當艾瑪長大後,她也會知道 mama / papa 代表所有的父親和母親。

Jakobson所提出來的這個解釋,能幫助我們釐清為什麼有些語言的父親叫 mama、母親叫 papa ?

喬治語 (Georgian)就是一個例子, 叫母親為 deda、父親為 mama,和大多數的語言正好相反。若用語言習得的角度來解釋,子音 [d] 也是屬於容易發出的音,所以有可能是因為喬治亞語在一開始有一位小孩他在「呀語時期 」所發出的第一個音是 deda,於是他的母親認定deda就是她的寶貝在叫她;無獨有偶,恰好也有不少的喬治亞孩童的第一個發音也是deda,慢慢地詞彙經過無數次的使用後,從此deda就進入了喬治亞語的系統,代表母親。下方是我用Google翻譯查詢的結果,確實和Jakobson 的研究語料一致。

取自Google 翻譯-喬治亞文 deda代表母親

取自Google 翻譯-喬治亞文 mama 代表父親

行文到此,我們對這個主題做個總結:

1. 語言是會改變的,原始語的文字拼法、發音,經過了幾千年的時間,可能都改變了好幾次,因此,要從目前的 mama /papa 去推判其原始語,這是非常不容易的(且前提是假設真的有原始語)。
2. 此外,有些語言的父親叫 mama,母親叫 papa,假設我們真的找到了原始語中的mama/papa,該怎麼解釋這些用法剛好相反的例子?
3. 若從兒童語言習得的角度來探討,兒童第一個發出的可辨識音節,通常是比較容易發出來的音;再加上父母親賦予 mama/papa 的語意,透過語言擴張、約定俗成後,就慢慢地進入語言系統。這就是為何有那麼多的語言都有 mama/papa 這兩個詞彙。

下回當你聽見有小孩在叫 mama/papa 時,相信也能會心一笑,體驗語言發展的魅力。

參考資料:
1. Jakobson, R. (1962) "Why 'mama' and 'papa'?" In Jakobson, R. Selected Writings, Vol. I: Phonological Studies, pp. 538–545. The Hague: Mouton
2. Where do mama/papa words come from?

Share:

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

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語言都叫母親為mama, 父親為papa? (上)

每年在度過母親節或父親節的同時,大家有沒有好奇,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語言,都要叫母親為mama、父親為papa? 這一切都只是巧合嗎? 或是其中有什麼樣的語言秘密呢? 今天我們要為各位解開,mama/papa這兩個詞究竟是怎麼產生的。

到底有多少語言稱母親為mama、父親為papa? 我想沒有人能回答這個答案,但是語言學家George P. Murdoch曾經調查了470個語言,發現這些語言中稱呼母親的詞,有52%都含有ma、me、或是mo的音,但是稱呼父親的詞只有15%含有ma、me、或是mo。他進一步發現,這些語言中用來稱呼父親的詞,有55%是含有pa、po或ta、to的音,但稱呼母親的詞僅有7%含有pa、po或ta、to的音。下方這張圖列出部分語言為例,我們確實發現,稱母親的詞,幾乎都含有ma的音,稱父親則多半有pa或ta的音。

語言中母親/父親的說法

假設mama/papa是存在於原始語言...

語言學家首先假設,人類在很久很久之前,曾經有一個共通語,之後所有的語言都是從這個共通語發展而來。至於這個共通語到底是多久以前的語言,目前沒有人知道,只能假設或許在10萬年前的智人時代(Homo sapiens)就已存在 。截至目前為止,因為印歐語系(Indo-European)是語言學家研究最廣泛、深入的語系,於是,語言學家根據比較語言學的方式,建構了假想的原始印歐語(Proto-Indo-European)這也是目前語言學家所建構出印歐語系各個語言的共同祖先。

那麼,我們就假設mama/papa在原始印歐語就已經存在,並且流傳至今吧! 

這個假設看起來很完美:「很久很久以前,人類有一個最早的語言,這個語言叫母親為mama,父親為papa,並且流傳至今」。但實際上,卻可以帶出一個語言學的重要概念,並且推翻這個加設。在這之前,我們先來看看一個和mama的語意類似的詞 --代表女性的 "woman"。以下我們列出在七個不同印歐語系中,代表 "woman" 的詞:

"Woman"在不同印歐語系語言的詞彙

上方這些語料都是屬於印歐語系的語言,但是當我們試著找出這些詞的源頭, 我們發現各個印歐語言代表 "woman"的詞彙都不一樣,有些甚至差異甚大,已經很難推論在原始印歐語中,"woman"這個詞究竟是長什麼樣子。

然而,還是有語言學家很努力的用比較語言學的方法,推斷 "woman"在原始印歐語的形式是: *gwena。看到這裡,我們發現在上表這七個印歐語系中,已經很難找出和*gwena共同的語言特徵了。因為語言經過幾千年的演變,字型、語意、讀音可能都已經改變了。

這裡帶出來的語言學重要概念是,假設在mama/papa這兩個詞在原始語言就已經存在,那麼,我們現在看到代表母親/父親的詞,就絕對不會是mama/papa,因為,語言是一直在變的,不可能經過幾千年都沒有任何變化。

語言是不斷演變的

我們再舉日文為例。現代日語稱母親為 haha,但根據歷史語言學家的研究,現代日語/h/這個音,是從古日語(Old Japanese)的*/p/轉換而來。也就是說,母親在古日語的念法是*papa;值得注意的是,這樣的演變才經過幾個世紀而已。也就是說,短短幾個世紀就有這樣顯著的音變,如果我們假設mama/papa存在數千了前的原始語,那麼字型、語義、讀音不可能維持和現在完全一樣。

更有趣的是,有些語言開始出現mama/papa的用法,但這些語言中傳統稱呼母親/父親的詞也仍存在著。也就是說這些語言有傳統代表母親/父親的詞,卻也新產生mama/papa,使得傳統用法和新用法共存(如下表法語和義大利語為例)。這樣一來,我們假設mama/papa是存在於原始語言的說法,就無法成立了。


語言
mother
father
註解
法語
mere
pere
傳統用法

maman
papa
新用法
義大利語
madre
padre
傳統用法

mamma
babbo
新用法


看來mama/papa不是存在於原始語言,那究竟是如何產生的? 我們在下回繼續探討。

說到法文的papa,筆者想到了一段有趣的影片,提供給各位觀賞:
法文papa的影片 (從4分10秒到4分50秒)



Share:

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

語言學家也很重視「面子」!? 初談柯P的語言風格與禮貌理論

近日政壇最受矚目的話題,莫過於柯P與民進黨間,角逐年底台北市長選舉的糾葛,以及教育部和台大之間的「拔管」案了。許多媒體也包圍著柯P採訪,詢問他對於這兩件事的看法。其中,我們想從下方兩段採訪柯P的影片,將語言學的「面子」策略及柯P的語言風格,介紹給各位讀者。

教育部宣布「卡管」 柯P批:哪個白癡決定的?

已被預告沒有禮讓空間? 柯P:最差就是回去當醫生

許多人會覺得柯P講話很直接、很不像政治人物官腔官調的,究竟是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? 我們讓今天要登場的語言學家,告訴你其中的原因。

今日登場的語言學家簡介

語言學家: Penelope Brown and Stephen Levinson
(現任職於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sycholinguistics 荷蘭紐梅因馬克斯普朗克心理語言研究所)

理論簡介

Politeness書籍封面
禮貌理論 (Politeness Theory)是Brown and Levinson在1987年提出的一套解釋語言溝通原則。

其中被廣為討論、也最常被拿來分析政治語言的部分,是關於人際互動與「面子」(face) 的解說。我們有時候會抱怨,某人對你說的一句話,讓你覺得好沒有面子,或是相反的,很給你面子,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「面子」。

人類的社會溝通原則中,一般人都希望能獲得兩種面子:
1. 積極面子(positive face): 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讚美、認同、尊敬和欣賞等正向的回饋。
2. 消極面子(negative face): 不希望別人侵犯到自己,自己希望能保有不受強迫、阻礙的行動自由。

但是,在現實的溝通與交際的過程,這兩種面子都有可能受到威脅。因此,Brown and Levinson (1987)進一步提出「面子威脅行為」(face-threatening act),闡述了哪些言談行為,為威脅到積極面子與消極面子,哪些言談行為則是能補償這兩種面子。

舉個例子,先從你自己的角度來看,假設你的朋友對你提出建議、警告、要求,這時候你的消極面子就會受到侵犯,因為你的朋友想強迫或阻礙你的行動自由。而若是你對你的朋友有反對、抱怨、批評等行為,這時候,你就是在侵犯你朋友的積極面子。

那麼,當面子被侵犯時,要怎麼補償面子呢?

Brown and Levinson (1987)提出了五種面子補償策略。



1. 無補償行為:
說話者完全不擔心會讓聽話者沒面子,這種情況最常發生在說話者的權力高於聽話者,例如,上司對下屬的指令。

2. 積極禮貌行為:
說話者積極的保護聽話者的面子,也就是補償聽話者的「積極面子」,透過一些方式,來降低聽話者的面子威脅。例如,把聽話者視為自己共同的成員,用包含自己的稱謂詞,如「我們」,來增加親和力,減低要求的成分,保護聽話者的面子。

3. 消極禮貌行為:
說話者對於聽話者的「消極面子」做補償。常見的例子是,說話者透過含糊的話語,例如,說話轉移焦點、不直接回答、或是規避(hedge),讓聽話者能夠保有自主權,避免侵犯到聽話者的面子。

4. 間接非公開:
說話者用含糊、不太明確的方式回答問題,例如,用隱喻、諷刺法等手段,透過暗示的方法回答聽話者,讓聽話者能避免受到面子威脅。

5. 不執行面子威脅行為:
說話者不執行面子威脅,好處是能避免威脅到聽話者的面子,但是,說話者和聽話者間的溝通是無效的,因為雙方都不曉得對方到底想溝通、傳達什麼事。

以上是五種面子補償的策略,說話者會根據目的、意向,採用恰當的對策。例如,當我們接到行銷電話時,你有沒有覺得電話那頭的行銷人員,他們總是很客氣的在向我們做推銷,一直努力的想找出你與產品的關聯性? 這就是積極禮貌行為的表現方式,行銷人員試圖要跟我們拉近距離;另外一種情況是,當我們向行銷人員說「我很忙正在開會」,這時候銷售人員就算要繼續推銷,也會先跟你說抱歉,這就是消極禮貌的策略,避免侵犯到你的面子。(詳見 王詩樺 2008)

從上方兩段影片,出現了哪些面子補償策略?

1. 第一段影片 <節錄 0:01~0:25秒>

記者: 你覺得是政治黑手介入到台大嗎?
柯: ...不知道是哪個白癡決定了這個政策.

第一段影片最受到矚目的就是柯P用比較粗俗的詞「白癡」,來回答記者的提問。雖然柯P沒有明確的回答記者有或沒有,但透過他的用詞,我們都可以推論出,他認為答案是「有」,這裡用的策略可以歸在第三類消極禮貌行為,也就是不正面的評論,避免傷害到別人的消極面子。

有些人會覺得回答的這麼直白,看起來完全沒有顧到聽話者的面子,是否可以歸類在第一類? 這裡要留意,第一類是指直接的回答問題,但這裡柯P並沒有直接回答有或沒有,反而用疑問句「不知道是哪個白癡」,所以,仍是使用迴避的方式在回答,只是含有較為粗俗的用語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柯P雖然使用了粗俗語,但這卻是一般民眾認為柯P很親民的原因。粗俗語一般多見於朋友或熟人間,在正式的場合,尤其是政治人物的發言,通常會謹慎且正式;因此,柯P不避諱、脫口而出的粗俗用詞,反而是貼近老百姓的日常,讓民眾認為柯P其實很真誠地反映了大家想說的話。

2. 第二段影片 <節錄 0:48~1:02秒>

記者: 你有後悔過嗎? 好像是不是因為過去批評民進黨的言行,造成現在的狀況?
柯: ...有什麼好後悔的? 阿兜 (閩南語)...其實我就看到甚麼講甚麼...最差就是回去當醫生。

這一段有兩個重點:
  • 反問法: 「有什麼好後悔的?」,這也是消極禮貌行為,不直接回答,用反問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立場,達到規避問題的效果,同時也表達出自己不是很在意這個問題。
  • 語碼轉換(code-switching): 這一段出現了國語和閩南語夾雜的現象,柯P說完「有什麼好後悔的」,接著出現閩南語「阿兜」,代表「就是說」或「其實」的意思。柯P這裡很像自然的脫口而出,但這樣的語言使用,其實也會讓民眾感到親和力,因為在台灣,閩南語是普遍存在日常生活的語言,有大大的降低了威脅聽話者面子的風險。


換你來分析面子問題了

我們在這篇文章裡,讓各位初步了解語言學家是如何把面子做進一步的分析,並歸納出補償面子的溝通策略。本篇的重點是放在柯P的語言分析,若我們可以放大到整個政治語言的分析,例如,我們常說政客說話常常都避重就輕,回答問題都拐彎抹角,其實政客會這樣做,常常是因為不希望侵犯消極面子,因此採用規避的策略。

關於政治語言的新聞幾乎是天天有,下回當你看到有政治人物受訪時,何不分析一下,究竟是採用了哪一種面子補償策略呢?

參考資料:
1. Brown, Penelope and Stephen C. Levinson. 1987. Politeness: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 
2. 王詩樺(2008)。電話行銷客售互動之禮貌策略分析。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研究所。碩士論文
3. 温青凰(2015)。從「政治素人」到「首都市長」:柯文哲的政治語言分析。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。碩士論文




Share:

2018年5月1日 星期二

從Twitter看川普的語言風格

一直盛傳著川普即將和金正恩會面的消息,但時間和地點始終沒有定下來,根據今天(2018/5/1) CNN的報導,消息指出,金正恩已同意在板門店和川普會面,若兩人真的坐下來會晤,這可說是歷史上的一個新的扉頁,相信世人皆拭目以待。

關於政治和歷史問題,交給相關專家討論,我們想跟各位分享,透過語言學家的觀點,川普的談話究竟有那些特點,塑造了他這樣鮮明的政治領導風格。之後,大家在聽川普的談話時,就能更了解他的語言使用風格。

語言學家研究川普的語言風格,除了透過川普的演講之外,Twitter是另外一個研究的重點。我也follow川普的Twitter一段時間了,基本上,川普的Twitter簡直就是一個「小CNN」,只要follow他的Twitter,重要的事件都可以看到他的評論。

川普使用Twitter的幾個秘密

根據一則報導 (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Donald Trump's Tweets),川普在2016/12/29當天,就在推特上貼了221則訊息。川普最常使用他的Samsung手機上推特貼文,占了他貼文的絕大部分:

截圖取自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Donald Trump's Tweets



另外也有使用iPhone的貼文,不過,這一類的文章都是有關公告或節日類的貼文,例如下方是4/28公告上電視訪問的貼文,而這些用iPhone的推特,基本上都是幕僚發佈的訊息,而不是川普本人發佈的。


截圖取自川普推特

此外,報導中也統計了川普推特的情緒分布,其中有超過半數的推特,是帶有負面情緒的,至於帶有正向、慶祝的推特,則占了27%。


截圖取自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Donald Trump's Tweets


四個川普的Twitter語言使用策略

知名的美國認知語言學家George Lakoff 發佈了許多關於川普語言使用的文章。George Lakoff現任柏克萊大學的語言學教授,他最廣為人知的研究,是關於語言和隱喻的分析,隱喻不再只是一種譬喻法,而是大量的存在於人類言談及思想中。

舉例來說,人類在快樂的時候,身體會呈現直立、輕快的姿態,反之,當心情低落時,身體多半會呈現低垂的姿勢。根據這樣的肉體基礎,人類的語言就有 "HAPPY IS UP; SAD IS DOWN"的譬喻現象:

HAPPY IS UP:
我覺得情緒高昂提起精神來、精神很振奮
SAD IS DOWN:
我覺得情緒很低落、你怎麼垂頭喪氣

除了譬喻的議題,George Lakoff也對政治非常關心,在下方這則推特中,他認為川普將推特當成是武器,並將川普在推特上的文章歸納為四大類:

截圖取自推特
截圖取自推特


1. Preemptive Framing: 我把這一項翻譯為「先發制人」,也就是說,在某事件一發生,川普就率先發難,發表自己的觀點,主導整個事件評論的走向。

2. Diversion: 簡單來說就是「轉移注意」,這裡舉的例子是,川普曾在Twitter評論梅姨(Meryl Streep)是好萊塢中被「過譽」(Overrated)的演員,但這可能是川普轉移大眾焦點的方法,因為在同一時間,發生了俄羅斯駭客攻擊美國,影響美國大選的事件

3. Deflection: 這個概念近似於「評論轉向」,最有名的例子是,川普不斷的攻擊CNN和紐約時報,不該發表假新聞(fack news)。

4. Trial Balloon: 大致上就是在刺探風向」,放出一個議題,看看大眾的反應,究竟是會接受或是反對。


以上是四個川普常見的Twitter語言使用策略,透過語言學家的分類,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看出政治人物發表文章的背後動機。有興趣的讀者不妨follow川普的Twitter,除了可以學習英文,從中也可學習到語言策略的使用,例如,今天川普發布了下方這則貼文,你認為是屬於四類中的哪一個類別呢?


截圖取自川普推特


延伸閱讀:
1. Linguists reveal the evolution of Donald Trump’s tweets over time
 https://qz.com/1153080/trump-tweets-analyzed-by-linguists-reveal-five-characteristics/
2. 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Donald Trump's Tweets
http://digg.com/video/how-donald-trump-tweets-sad
3. Trump’s Twitter Distraction
https://georgelakoff.com/2017/03/07/trumps-twitter-distraction/




Share:

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

和Siri 抬槓,發現她的回答很語用學!

語用學是語言學的其中一項分枝,主要研究的是語言使用。舉例來說,我們在英文課本裡學到了被動式的文法,但是在什麼樣的情況、或者是語境下,適合使用被動式呢? 這就是語用學的研究範疇,也往往是課本裡沒有著墨的重點,導致學會了文法,卻不曉得要如何應用。其實,語法的使用和溝通是脫離不了關係的,我們為了達成某種溝通的目的,使用特定的語法來詮釋它。

*關於被動式,可參考這篇: 從「被道歉」來看中文被字句

因此,語用學不只是討論字詞、語法的定義,更重要的是探討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複雜性。語言學家Grice(1975)提出了溝通的四大原則。這四大原則為: 數量(Quantity)、品質(Quality)、關係(Relation)、態度(Manner),茲說明如下:

1. 數量(Quantity): 說話者要提供最適量的訊息給聽話者
2. 品質(Quantity): 說話者要說的事實
3. 關係(Relation): 話題要有關連
4. 態度(Manner): 說話要清楚、簡短、符合邏輯、不能有歧義

說話者和聽話者在溝通時,會自行運用這些原則讓溝通能順利。其中的關係(Relation)原則,更被語言學家Sperber和Wilson 發展成「關聯理論」,用來解釋「言外之意」。舉例來說,當有人提到「天氣好冷喔」,聽話者就會開始尋找關聯性,心想:「我聽到這句話後要做什麼」,後來發現窗戶沒有關,於是,聽話者就找到關聯性了,原來說話者是希望聽話者能幫忙關窗戶。

上述的「言外之意」,會需要從語言之外的語境找出關聯性,而這也是目前機器翻譯、人工智慧語音發展上需要突破的地方。是因為人類的溝通有太多的例外情況、也有許多的溝通需要配合語境,這往往是機器翻譯及人工智慧語音無法解讀出來的。

Siri是Apple的語音助理軟體,一開始我只是隨意玩玩Siri,沒想到意外發現Siri的回答已經有些許語用學的知識在裡面了!

下方影片是我和Siri的對話內容:



接下來,我們看看這裡面有隱藏哪些語用學的知識吧!


A. 天氣篇

1. 小編: 今天天氣好熱喔
     Siri: 今天最高溫有29度
2. 小編: 天氣好冷喔,窗戶開太大了吧
     Siri:應該不會太冷

語用學想告訴你:
1. 在第一個句子裡,通常人與人之間在聊到天氣很熱時,除了可以討論最高溫是幾度之外,更重要的其實是想聊聊,有沒有什麼建議能夠消暑,像是去吃冰啊、去百貨公司吹冷氣之類的情報交換,但這一層言外之意,看起來Siri目前是讀不出來的!
2. 在第二個句子裡,其實是在抱怨窗戶為什麼開這麼大,希望能關小一點,但Siri很實際地告訴你,今天不會太冷...所以「希望窗戶能關小一點」的言外之意,Siri才不管你呢。

B. 忘記篇

小編: 我忘了帶筆了
Siri: 是嗎?
小編: 我忘了帶錢包了
Siri: 是嗎?
小編: 我忘記帶橡皮擦了
Siri: 我又能說什麼

語用學想告訴你:

其實在這幾段的對話中,小編希望Siri能說出「筆借你」、「橡皮擦借你」,因為,雖然沒有明講要跟Siri借東西,但其實言外之意是需要幫忙、希望聽話者能把筆或像皮擦借出。但是Siri的回答,完全沒有幫助到小編,反倒是有種看好戲的感覺...。

C. 借東西篇

小編: 你能借我筆嗎?
Siri: 我怕借了就傷感情了
小編: 你能借我橡皮擦嗎?
Siri: 我身上沒有
小編: 你能借我錢嗎?
Siri: 欸, 你上次跟我借的醬油還沒還耶

語用學想告訴你:

這幾段的對話我覺得是最有「語用學味道」的回答了!

Siri在這幾段的回答,除了借橡皮擦的回答是比較直白之外,另外兩個回答「我怕借了就傷感情了」及「欸, 你上次跟我借的醬油還沒還耶」,都和上述的溝通「關聯性」有關:

Siri的回答其實隱藏的言外之意是:「如果因為借你筆,到時候你沒有歸還,會傷害我們之間的感情,所以我不想借你!」、「先把你上次跟我借的醬油還我,我再借你錢吧。」這兩句的回答,非常的符合語用的關聯原則啊。

D. 結束篇

小編: 今天就到這裡吧
Siri: 我不太清楚
小編: 就這樣吧
Siri: 好好好. (自動跳回桌面)

語用學想告訴你:

最後這一篇也很有意思,Siri回答「好好好」之後,竟然就自動離開程式,跳回桌面,這樣的反應也太有個性了吧! 其實,Siri只需要回答一次,「好」就可以了,重複了三次「好」,隱藏著情緒上的不耐。

結語:

我們在這一篇很粗淺的介紹了語用學的概念,並點出人工智慧助理其實也慢慢的出現了語用學的概念,而不再只是簡單的回答是否。希望藉由此篇,讀者在學習外語時,也能漸漸地了解,語法只是工具,重點是如何根據溝通的需要,選擇恰當的語法來協助你完成溝通的目的。


延伸閱讀:
1. 語用學的發展與展望
2. Grice, Paul. 1975. Logic and conversation. Syntax and Semantics, vol 3, ed by P. Cole and J. Morgan, 41-58. New York: Academic Press.
3. Sperber, Dan. and Deirdre Wilson. 1986/1995. Relevance: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. Oxford: Blackwell. Sweetser, Eve. 19
Share:

2018年4月25日 星期三

我們可以透過實驗來證明「語序」真的存在嗎?

在前兩篇文章,我們介紹了語言的「語序」,也舉了幾個例子,說明語序其實一直存在我們的語言中。在我們「大家的語言學」的第一篇文章,就不斷地強調,語言學是用科學的方式來研究語言,那麼,關於「語序」這種抽象的概念,我們該如何證明它確實存在? 伊朗有位語言學者,做了以下的實驗:

<實驗對象>

首先,他找來了150位的受試者,其中有75位是波斯語母語者,另外75位是土耳其語母語者;波斯語和土耳其語的最大不同是,波斯語被歸類為重點在後的語言,土耳其語則是被歸類為重點在前的語言,這兩個語言的語序正好相反。

這些受試者中都在學習英文作為外國語,語言學家把受試者的英文程度分成三種程度:初級/中級/高級。

<實驗材料>

語言學家準備了兩大類的英文篇章,其中一類屬於大量含有片語的英文篇章,另外一類則是特別挑選有大量關係子句的英文文章,而關係子句其實就是典型的「重點在前」的句型,先帶出重點,再帶出修飾的詞。閱讀文文章後,有閱讀理解測驗題。

<實驗過程>

受試者依序完成英文篇章的閱讀,並完成測驗題後,算出受試者的成績;同時,也會計算每位受試者完成所有測驗所花的時間。

<實驗結果>

在第一類的大量英文片語測試中,兩組受試者的分數及閱讀速度,不管其英文程度的高低,沒有顯著的差別;但是在第二部分的測試,土耳其母語測試者,不論英文程度為初級/中級/高級,閱讀的分數及速度皆優於波斯語母語者。

根據以上的實驗,我們可以推判出一個合理的結論:母語的語序,會影響該母語者的第二外語學習,若其母語的語序和所學的外語一致,例如土耳其語和英文都屬於「重點在前」的語言,那麼,語言學習上就會比語序不同的語言容易。

更進一步來說,透過這樣的實驗,也可說明「語序」並不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,而是一個語言機制,影響著我們使用語言的思考方式;也能幫助我們在學習第二外語時,能有意識的留意與自己母語的不同處,相信會讓語言學習的過程更加順利。





參考資料:
THE IMPACT OF THE HEAD-INITIAL/HEAD-FINAL PARAMETER ON READ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: A HINDERING OR A FACILITATING FACTOR?


Share:

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

藏在水果命名裡的「語序」

延續上篇寶貝老闆中所介紹的「語序」,你知道嗎,其實我們在替水果命名時,也不知不覺的導入了語序的概念。看看下面兩張照片,猜猜看哪一個是「鳳梨釋迦」? 哪一個是「釋迦鳳梨」?

圖1.

圖2.

我們在上一篇(寶貝老闆)提到,中文是屬於中心語在後的語言,也就是先帶出修飾語,接著才把重點引出來。根據這樣的邏輯,圖1.的水果長的就是鳳梨的樣子,鳳梨的外觀成為最突出的特點,因此,這種水果稱為「釋迦鳳梨」;同樣的道理,圖2.的水果外觀看起來就像是釋迦,根據重點在後的原則,這種水果就稱為「鳳梨釋迦」。

很多人說語言學很困難、不好學,其實只要細心的觀察,語言學是隱藏在生活裡的,就像是本文中的水果命名,也是依循著一套標準在運作著,等著你來發掘。下回吃到「釋迦鳳梨」或「鳳梨釋迦」時,也別忘了細細品味一下其中的語言學奧妙喔!


圖片來源:
1. 釋迦鳳梨
2. 鳳梨釋迦

Share:

2018年4月22日 星期日

電影The Boss Baby的中文片名是「寶貝老闆」,等等,翻譯是不是翻反了!?


去年(2017)上映的一部賣座電影「寶貝老闆」,主要是敘述一位穿西裝打領帶、成年人頭腦的嬰兒,與片中的小男孩所發生的一連串故事,筆者在此就不破梗;除了劇情之外,讓筆者眼睛為之一亮的,其實是片名的翻譯。英文的片名叫The Boss Baby,中文翻譯的片名叫「寶貝老闆」,有發現了嗎,中英文的順序剛好相反,難道說是譯者眼花一時誤譯? 其實如果用語言學的「語序」概念,你會發現其實這樣翻譯是有道理的!
  


語言學的分析


語言學家會根據語言的特點,來為各個語言做分類,其中一個分類的特點,就是「語序」;什麼是「語序」呢? 簡單來說,就是描述一個情境、事件時,詞彙出現的先後順序。我們先來看看下方中文和英文的例子:

中文: 我下午在書店看書.
英文: I read books in a bookstore this afternoon

從上方這個例子,我們發現中文和英文的動詞出現順序是不一樣的,中文把動詞放在句子的最後,英文則是動詞先出場,再把各種修飾的資訊,例如時間、地點,一一的補上去。

另外一個重要的概念是,以語言學的角度 ,每個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是動詞,因為動詞的變化會帶來各種不同的情境、時態等溝通的背景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學英文的時候,我們會需要學習各種不同的時態,例如被動式、進行式、完成式等,然後因應各種不同的時態,動詞會有不同的變化。

回到上方的例子,因為英文將動詞先點出,時間、地點等資訊才陸續出現,也就是把重點放在句子的前方出現,形成語言學家所分類的,「中心語在前」的語序;反之,中文則是先把時間、地點都先描述後,再把身為重點的動詞放在最後出場,也就是重點在後的「中心語在後」語序。

有了上方的概念後,我們就可以回到本文的The Boss Baby和「寶貝老闆」的翻譯問題。在這部電影中,主要是強調「不只是寶貝,奇特的是,他更是一位老闆」,因此,重點是「老闆」,所以,中文的片名就根據重點在後的概念,翻譯成「寶貝老闆」。英文的原始片名也符合重點在前的概念,稱為The Boss Baby.

語言學給你的建議

語序的概念對於學習第二語言其實非常的有幫助,可以幫助學習者針對所學習的語言,「有意識的」去認識正在學習的語言是屬於「重點在前」或「重點在後」,尤其若學習者的母語屬於「重點在後」,但正在學一個「重點在前」的語言,學習者就能特別注意語序上的差異,就能增進語感,進而在進行聽說讀寫時,能夠有意識的調整成該語言的思考模式。

最後,整理本篇幾個重點讓各位打包帶走:

1. 語序是語言分類的其中一種方式。
2. 中文屬於「重點在後」,英文則是「重點在前」。
3. 不同的語序,會影響翻譯的順序。
4. 若能了解語序,對於第二語言學習是有幫助的。


參考資料:
1. Polinsky MHeadedness, again. In: Theories of Everything. In Honor of Ed Keenan. Los Angeles: UCLA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; 2012. pp. 348-359.
2. 世上不存在「最難」的語言?專訪語言學家林若望 http://research.sinica.edu.tw/lin-jo-wang-cross-linguistic-variation/
Share:

2018年4月8日 星期日

花現台南正繽紛,七大賞花熱點好好拍!-- 從「好好」來看中文的三聲變調




中文的三聲變調是最廣為人知的音變現象,記得在小學時,課本也有提到三聲變調的規則:

兩個三聲的字擺在一起時,第一個三聲要改念成二聲。例如:老虎 (33 -> 23)、好酒(33 -> 23)、演講 (33->23)。

這個規則看起來已經把三聲變調的規則說得很清楚了,但是,我們在實際的溝通上,常會出現三個三聲一起出現的情況,這時候的變調規則就非常的有意思了。我們先來看看一個中文教學網站的說明:



這篇文章提到:「如果後兩個字結合較緊密,一般第一個字讀辦三聲...」,這個規則基本上是方向是正確的,但相信很多學中文的學生可能會很好奇,什麼樣的結合是「緊密」的? 其實語言學有一套判斷的方式。

「兩個字結合較緊密」的意思,準確來說,就是兩個字能先產生具有語意的結構。就舉「請指導」為例,「指導」是具有語意的字詞結構,但「請指」是不具有語意的,所以「指導」的音調就從33變成23,接著加入「請」這個字,我們發現,因為「指」已經變成二聲了,因此,「請」當然就不需要再變調。看起來似乎有點複雜,別擔心,我們可以用結構圖清楚的說明:


在這個結構圖中,「指導」可以單獨組成一個有意義的詞,接著再加入「請」來修飾「指導」,因此,「指導」會有三聲變調的現象,「請」則因為已經沒有三聲變調的環境,所以不需變調。

三聲變調不是只跟音調有關,實際上還與句子的內部結構有密切關係。我們來看看一個經典的例子:「買好酒」,這個片語你會怎麼唸呢? 實際上,有兩種可能性:

1. 唸成 323,解讀為,買了品質很好的酒。
2. 唸成 223,解讀為,某人去買酒,酒買到了。

我們一樣用結構圖來幫助讀者理解:

1. 買了品質很好的酒。




2. 某人去買酒,酒買到了。

第一種解讀方式的變調,與先前「請指導」的變調規則是一樣的;特別的是第二種解讀方式的變調,三聲變調的規則總共出現了兩次。第一次變調是「買」變成二聲,第二次變調則是「好」變成了二聲。換句話說,三聲變調的規則在這個解讀中,需要導入兩次。

總結來說,三聲變調的規則不是只有音調的改變而已,也必須考量到句子的內部結構、哪兩個字的結合先發生,才夠產生合適的變調結果。用語言學的術語來說,音韻(三聲變調)是和構詞以及句法 (那兩個詞要先結合)是互動的,若需依靠實際的語境來產生變調的結果。

Share:

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

從「被道歉」來看中文被字句


這兩天頗受關注的新聞就是,知名科技工Garmin,因為在網站上將台灣列為國家,因此,發表了道歉聲明:

台灣列國家 Garmin被道歉「感謝網友監督」

在這裡,我們不從政治觀點來看這則事件,改從語言的角度來探討中文的被字句吧。

首先,各位讀者再仔細想想,看到「被道歉」這三個字,有沒有覺得似乎哪裡怪怪的?
到底是中國向Garmin道歉,還是Garmin向中國道歉? 我想答案很明顯是後者。如果是這樣,那為何不是「中國被道歉」,而是「Garmin被道歉」?

一切都是源自於中文被字句的特有意義。

來看看被字句的基本形式:

受事 被 (施事) 動詞 補語

1. (a) 書被我撕破了
    (b) 雞排被吃完了
    (c) 學生被老師罵了

近年來,語言學家習慣將中文的被字句,視為帶有「貶損、不幸」的語意。例如1(a)和1(b)的句子中,不幸的是說話者,他不希望書被撕破、雞排被吃完了;1(c)中的不幸者則是學生,被老師責罵了。因此,被字句的特徵即:

1. 結構上,將受事,或者是不幸的事件,移至句首的位置。
2. 語意上,該事件對受事、聽話者、或說話者而言是不幸的。


再回頭看看Garmin這個例子,我們認為Garmin向中國道歉,就語意上,中國應該才是不幸者,所以,被動句應該為中國被(Garmin)道歉然而,整個事件的不幸者,其實是Garmin, 被逼著向中國道歉;我們認為,在這個例子中,語意的力量凌駕於句子結構之上,結構上,應該是「中國被道歉」,但因為中文的被字句獨特的語意,需要將不幸的受事、說話者、或聽話者放在句首的位置,因此,「Garmin被道歉」反而才是合語義的用法。

分析到此,我們也不排除可能是動詞「道歉」有特別的語義用法,產生這樣的結果,這是值得後續再持續研究的。然而,若讀者能了解中文被字句的特有語義,再回頭驗證自己生活中,被字句的出現是否都是在不幸的事件中呢? 這就是本文的最大目的了。

後記: 在其他的部落格找到相關特殊被字句的解釋,值得後續進一步探討。
我會習慣「被失蹤」嗎?








Share:

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

一口語言密技(2): quick and dirty

筆者在聽英文廣播時, 常會聽到主持人說: This is a short episode, quick and dirty. 我心裡很好奇, dirty代表甚麼意思呢?

和外國朋友討論得到了結果: dirty在這裡指的是, 未經過完善規劃的、偶然發起的, 所以, 如果心中忽然有個計劃想分享, 但尚未有詳細的藍圖, 這時就可以說, a quick and dirty plan.

這裡有一個語言學概念: 譬喻, 要分享給各位. 有些詞彙的語意會經過譬喻, 產生新的語意, 例如本篇舉的例子, dirty從「骯髒、未經過處理的」, 轉變為「未完善規劃的」, 是以具體的現象, 來表達抽象的概念.

這樣的譬喻現象在語言中非常常見, 我們會陸續將此概念深入淺出的介紹給讀者. 若讀者有興趣, 也可翻翻介紹譬喻的經典書籍--「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」.

博客來傳送門: 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


Share:

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

文科畢業要如何找到科技公司的職務?


許多朋友都很好奇, 大學念中文系, 研究所念外文/語言研究所的我, 究竟是怎麼開始PM(專案管理)的工作?

在台灣, 語言科系的畢業生在職場上, 相對於理工科畢業生比較弱勢的, 這一點可以從大學的就業博覽會即可看出. 因此, 在求學階段, 建議語言科系的畢業生, 除了要努力的把自己的語言專長培養到精通, 更要探索自己的興趣所在.

大學階段的啟蒙

我在大學是唸中文系, 和外文系相比, 似乎在求職上又更加弱勢, 因此, 我在大學時期, 沒有荒廢自己的外文能力, 透過選修外文系的課程, 希望讓自己維持職場競爭力. 透過外文系的課程, 我發現自己對語言學類的課程特別有興趣, 興起了攻讀研究所的念頭. 而國內的語言學門是屬於外文系的其中一個組別, 因此, 若我要考進語言學研究所, 勢必要精進外文能力, 我的英文能力就是在那個時期, 有了明顯的增進.

研究所階段的求職準備

成功考進了語言學研究所後,優游在學術中確實讓人感到充實,學生無憂無慮的生活及單純的同儕情誼, 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讓人會心一笑。但很快的,畢業後要繼續攻讀博士或是要就業,就是一個生涯選擇。每個人的考量點不同,我考量到大環境經濟因素,及博士生的數量那麼多、教職缺有限、少子化的趨勢,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就業。

但職場上給文科生的就業機會,難道真的只能當老師或當編輯嗎? 我喜歡科技產品,希望把進入科技業當成目標,但科技業真的有人文學科或語言學科的職缺嗎?

契機

在一次偶然的機會,我參加了一個翻譯的講座,大多數的講者都在談如何申請國外的翻譯研究所、或是翻譯的甘苦談,但是其中有一位講者特別的不一樣,他是在Acer擔任技術文件工程師,我立即察覺,這或許就是文組進入科技業的敲門磚! 因此,在會議之後,我透過講者留下的email,私底下請教這位講者,要擔任技術文件工程師,需要甚麼樣的技能。至今我仍非常感謝這位者,他很仔細地回答了我的疑問,並建議我要在學時要學習科技英文,持續增進自己的語言寫作能力。

我就讀的大學沒有科技英文的課程,因此我一間一間學校的查詢,有沒有這方面的課程,最後發現台科大有開這門課,開始了每周奔波到台科大上課的生活,也紮實的學到許多科技英文的專業知識。

成果驗收

就這樣,研究所畢業了,開始要驗收成果,看看以文中文系+語言學研究所畢業,沒有特別的學經歷,究竟有沒有公司願意面試? 先說說我同學的例子,在大學就業博覽會上,她很順利地和一家上市科技公司現場面試業務一職,後來也順利入取,不過,她在大學時期,有企管系的雙主修,我想這是她的優勢。回到我自己的經驗,只有TutorABC這樣的語言教學公司,或是幾間出版公司,對我的學經歷有興趣,其他的公司填完履歷,也都石沉大海了...因此,大學就業博覽會對於純血統的文科生來說,大概就是走走逛逛拿傳單而已。

接著,開始在104上投履歷,我主要的公司都是科技公司,以技術文件工程師為主。在履歷上,我特別的提到自己熟科技英文、也展現我對科技產品的興趣(如寫部落格),果真獲得了幾間公司的青睞,面試時也不斷的讓面試官知道我對科技產品的興趣,終於讓我順利的錄取了技術文件工程師的職位,開始了我的科技人生涯,除了有擔任技術文件工程師的經歷,目前也在財星500大企業,擔任專案經理的角色。

總結來說, 我認為有幾個重點:

1. 文科生請務必刷亮自己本科系的專業技能。例如,外文系的學生就是要把英文練好,我在面試時,很多科技公司第一關都是直接找外國人跟你談,若程度達到標準,主管才會進來跟你談細節。

2. 要提前了解自己的興趣產業,例如我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進科技公司,如此才能蒐集進入該產業的條件,提前準備。如果該產業喜歡商科畢業生,那麼就去上些商科的課程,強化自己的競爭力。

文科或語文學門的路是非常寬廣的, 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領域, 並培養該領域的專業知識, 絕對會有公司對你招手的.



Share:

ARCHIVES

技術提供:Blogger.

ABOUT

我的相片
畢業於語言學研究所的語言學人,目前在財星五百大科技企業擔任Account Sales,當過PM、Technical Writer等工作。 我相信不懂語言學對於你的生活不會有什麼影響,但是懂一點語言學,不論是在語言學習、職場溝通、甚至是生活情感上,都會讓你有更寬廣、開闊的胸懷,繼續在海海人生中,探索無限的知識。

總網頁瀏覽量

搜尋此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