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析最潮最新的語言用法 / 培養你的邏輯力和語言力


2018年6月3日 星期日

從「被道歉」看中文的「新被字句」

我們曾經從周子瑜「被道歉」簡單的討論中文的被字句,筆者發現,這樣特殊的被字句用法,在中國已經慢慢普及,因此中國的語言學界已經有研究成果,並被稱為「新被字句」,用來和原本的被字句做區分。兩者究竟有什麼差異? 為何會產生「新被字句」?

複習一下中文一般被字句的基本形式:

受事 被 (施事) 動詞 補語

1. (a) 書被我撕破了
    (b) 雞排被吃完了
    (c) 學生被老師罵了

語言學家通常將中文的被字句,視為帶有「貶損、不幸」的語意。例如1(a)和1(b)的句子中,不幸的是說話者,他不希望書被撕破、雞排被吃完了;1(c)中的不幸者則是學生,被老師責罵了。

但中文的新被字句的主詞,例如「周子瑜被道歉」,周子瑜其實是道歉的人,而不是受到、接受道歉的人,這和一般的中文被字句不同,也是新被字句的一大特色。

根據學者的研究,雖然新被字句從表層結構看起來和原被字句的用法不同,但實際上底層結構和原本的被字句是一樣的,只是在原本的「貶損、不幸」的語意上,多了強迫/認為/說成的語意

新被字句(底層結構): 受事 被 (施事) 強迫/認為/說成 + 動詞

主詞一樣是受事,通常是受到事件影響的對象。在底層結構之所以會有強迫/認為/說成的差異,主要是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判斷那一個語意才符合現實。舉例來說,「小明被失蹤」可以有小明被人強迫失蹤、或是小明被人說成失蹤,究竟哪個語意才是正確的,就只能依現實的情況來判斷了。

但人類在語言的使用上,會根據想要凸顯的重點,只留下所需的成分。一般來說,動詞往往是最可以凸顯的成分,因此,新被字句就將施事,以及強迫/認為/說成的成分省略,只留下動詞,而省略的部分則根據實際的情況來解讀。

新被字句(表層結構): 受事被+動詞

在中國已經有大量的新被字句出現,例如被自願、被捐款、被就業、被開心、被小康。這些新被字句的究竟是強迫/認為/說成,往往需要透過現實的情況,也就是語用的層面,才能正確解讀。

因資訊流通頻繁,台灣也慢慢地出現了新被字句的用法,語言擴散的速度及範圍目前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,各位可以先想一想,你已經能接受新被字句的用法了嗎?

參考資料:
1. 施春宏,2013,新“被”字式的生成机制、语义理解及语用效应,当代修辞学。
 http://www.cssn.cn/ddzg/ddzg_ldjs/ddzg_wh/201310/t20131030_796313.shtml
2. 劉倩,2014 ,"新被字句" 的心智研究,山東外語教學。







Share: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技術提供:Blogger.

ABOUT

我的相片
畢業於語言學研究所的語言學人,目前在財星五百大科技企業擔任Account Sales,當過PM、Technical Writer等工作。 我相信不懂語言學對於你的生活不會有什麼影響,但是懂一點語言學,不論是在語言學習、職場溝通、甚至是生活情感上,都會讓你有更寬廣、開闊的胸懷,繼續在海海人生中,探索無限的知識。

總網頁瀏覽量

搜尋此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