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來看看下方漢語拼音及通用拼音的對照表,在漢語拼音的系統裡,有一個符號和打叉的形狀雷同。沒有錯,就是 "x",也就是注音符號 「ㄒ」。
換句話說,用「打叉」來描述漢語拼音的特質,以利和通用拼音做區分,這代表著拼音在台灣不再只是語言文字的介面,而是進一步被賦予了靈魂,有了政治內涵。
其實仔細比較上面漢語拼音及通用拼音的差異,有85%以上的字母是兩種拼音共用的,只有不到15%的差異是不共用的。
然而,這15%的差異卻乘載了政治內涵,用來區分獨派和統派的不同。
在何老師〈「全球化」與「在地化」: 從新經濟的角度看台灣的拼音問題〉的這一篇文章中,試圖論證拼音系統的經濟原則及政治代價的兩難,並給出一條建議的最適方案解。
從經濟原則來說,有幾個面向值得思考:
1. 漢語拼音已經是全球化的語言文字介面,不只是「市占率」最高,國際間的機構組織更大多採用此套標準,呈現出「標準化」的特性。
2. 漢語拼音與通用拼音有著15%的差異,若台灣採用通用拼音,為了與國際接軌,需考量拼音轉換的代價;也就是說,政府和民間需要開發轉換系統,將在地化的通用拼音轉換成全球化的漢語拼音。
在文章的最後,提出了一個和解的方式:在地化的品牌,全球化的規格。
也就是說,我們把通用拼音改稱為「台灣通用拼音」,如此便能體現這套拼音系統是屬於台灣開發的在地化精神;同時,也修訂通音拼音中15%與漢語拼音不同的部分,這樣的改良便可與全球化接軌,不需要付出轉換的代價。
我們來做個總結,從全球化和經濟效益的角度來看,漢語拼音已被「鎖定」(Lock in)為國際間通用的拼音系統。若台灣為了凸顯自己的國際地位,自訂了一套拼音系統,也就是通用拼音。這套拼音系統與漢語拼音只有15%的差異,但因漢語拼音已是全球標準化的規格,因此選擇通用拼音需付出轉換的代價,以便和國際接軌。也許走一條中庸的和解之路,在地化的品牌、全球化的規格,才是目前的最適方案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